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国际著名教育家、诗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叶嘉莹,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11月24日15时23分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
叶嘉莹教授一生投身于中国诗词研究,出版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杜甫秋兴八首集说》《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迦陵论词丛稿》《迦陵论诗丛稿》等著作数十种,曾获得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2014中华文化人物,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中国政府友谊奖,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白发的先生、诗词的女儿”。
叶嘉莹教授的部分作品
可以说,“诗词”是叶嘉莹生命的永恒主题。
从幼年时期对诗词的热爱,到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刻将苦楚转化为一首首感人至深的诗篇,再到晚年仍致力于诗歌的教育和传承工作,她为后人留下了无价的精神遗产。
叶嘉莹教授提出了在学术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弱德之美”理念,而她自己的生活,就是这一理念最生动的体现。
让我们一同跨越时光的长河,回顾叶嘉莹教授那充满诗意的一生,细细品味她那些隽永美丽的诗作。
我们将怀着最深切的敬意,向这位卓越的学者致以最诚挚的哀思。
· 一 ·
与诗词相伴的一生
叶嘉莹祖籍蒙古裔满洲人,原姓纳兰。清政府被推翻后,许多满人改汉姓,所以纳兰家取祖籍之地名“叶赫”的首字,改姓叶。
叶嘉莹的家庭有着良好教育背景,父母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叶嘉莹三四岁时,父亲就开始教她学习方块字。启蒙时临摹白居易的《长恨歌》,给她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首诗情感缠绵悱恻的、音调朗朗上口,叶嘉莹临摹不久便熟读成诵。自此,她打开了与诗歌相伴一生的大门。
年幼时受到姨母的教养,叶嘉莹直至暮年都能熟背《论语》。《论语》中有不少论《诗》的话,使她在学诗方面获得了很大的启发。她在为文与讲课之际,经常喜欢引用《论语》中论《诗》之言。
叶嘉莹在童年时与弟弟的合影
1941年,叶嘉莹放弃了北大医学系,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大学期间,母亲薨逝,“愁苦之言易工”,她创作了大量诗词。冥冥之中,她与诗词的缘分更加深厚。
同一时期,她幸运地遇到了顾随先生,对方的教学让叶嘉莹大开眼界。顾先生拥有深厚的古典诗词素养,对诗歌还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和直觉。因此,他的诗歌讲解既融合了中西方的广阔视野和深刻见解,同时又不受任何中西方学说的限制。他完全依靠自己作为诗人的敏锐直觉,独立思考,直接触及诗歌的核心本质,这给叶嘉莹后面的诗词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顾随先生家中(二排右二为叶嘉莹)
1945年夏季,叶嘉莹完成了大学学业,随后投身于中学教育工作。她对古典文学的深厚情感感染了学生,激发了他们对国文学科的热爱。因此,她陆续收到了朋友们的邀请,希望她能兼职授课。尽管工作量巨大,但师生们对国文课的共同热情让她从未感到疲惫。
1948年春,为了南下结婚,叶嘉莹告别了她成长的地方北平,后又随丈夫去往台湾。
到台湾不久后,丈夫因“白色恐怖”被抓入狱,随后她也和落地未久的孩子也身陷囹圄。虽随后被释,但已无容身之所,只能寄人篱下,日日睡于过道之上,艰难生活。
在台湾的这段艰难岁月中,叶嘉莹正是从古典诗词中得到了莫大的精神安慰——
在台南时,她见到茂密的凤凰木,便有感而填了一首《浣溪沙》:
一树猩红艳艳姿,凤凰花发最高枝。惊心节序逝如斯。
中岁心情忧患后,南台风物夏初时。昨宵明月动乡思。
1978年,叶嘉莹向中国政府提出回国教学的申请,希望用母语讲授中国古典诗歌,以表达一个书生想要报国的感情和理想,将对诗歌的热爱继续传递下去。
叶嘉莹的一生经历了三次大挫折:母亲的逝世、丈夫的拘捕及其性格大变、以及长女的意外去世。面对一系列沉重的打击,叶嘉莹仍以诗词为伴,以纾解内心的痛苦。她曾写了多首《哭女诗》,如:
万盼千期一旦空,
殷勤抚养付飘风。
回思襁褓怀中日,
二十七年一梦中。
平生几度有颜开,
风雨逼人一世来。
迟暮天公仍罚我,
不令欢笑但余哀。
不过,这并不能使人真正从苦痛中超拔出来,她的整个心情仍是悲苦而自哀的。
这种心态,一直到1979年以后,才逐渐有了改变。那是因为自1979年以后,大陆开始了改革开放,叶嘉莹实现了多年来一直想归国教书的心愿。
· 二 ·
提出 “ 弱德之美 ”
叶嘉莹对诗词的解读和欣赏,既不完全是基于学术角度的纯理论研究,也不仅仅将古人的诗作转化为优美的散文。她是通过自己的生命体验,去感受古人的生命和情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歌教育强调的是一种“由诗而兴”的精神,叶嘉莹正是在这种传统中成长起来的诗词爱好者。她从小就在家庭中接受了诗词的吟诵和创作训练,这让她对诗歌有了直接的感知能力。而在大学期间,顾随先生的指导进一步激发了她的想象力和联想力,使她不仅能够直观感受诗词,还能深入地思考和联想。
少年各时期的叶嘉莹
1993年,叶嘉莹先生通过对朱彝尊的爱情词《静志居琴趣》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弱德之美”这一词学美感特质。
朱彝尊因家境贫寒而在17岁时入赘冯家,婚后,他因无力养家而备受冷落,只有妻妹寿常理解并欣赏他。两人共同吟诗作画,因此,朱彝尊对年幼的妻妹产生了一种微妙而难以言说的感情。
这种感情虽然纯粹而热烈,却违背了伦理道德,注定不为世所容。因此,朱彝尊只能将这份真挚的爱情压抑在心中,通过词作《静志居琴趣》来记录这段无法向人言明的情感,诗作真实动人、缠绵悱恻。
难以言说的悲哀和幽微隐约的情意,往往只能通过词来表现,从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美学品质。叶嘉莹认为,这种美学品质的形成,正是因为作者们将内心的“难言之处”无意中融入了词的叙写之中。无论是温庭筠的仕宦不偶,还是韦端己的亡国乱离,这些历代文人的词作都体现了“弱德之美”。
叶嘉莹(图源电影《掬水月在手》)
叶嘉莹进一步阐述了“弱德之美”的概念,指出这种美感特质不仅存在于词作中,也蕴含了人生的操守。她在评说朱彝尊的词作时提到,“弱德之美”是在强大外势压力下,不得不采取约束和收敛的隐曲姿态的美。在《荔尾词存》的序言中,叶嘉莹进一步论述了“弱德之美”,认为它不仅仅是自我约束和收敛的弱者心态,而是在约束和收敛中还包含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坚持的品德。这种美虽然外在形态呈现为弱,但内在却蕴含着德之操守。
无论是身处高位还是平民百姓,每个人在生命历程中都会遇到难以言说的磨难与压力。面对这些困难,选择隐忍并非示弱妥协,而是为了寻找机会改变局势,将逆境扭转为顺境。
因此,“弱德之美”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词文作者在巨大外部压力下采取的隐忍约束自我的姿态;
二是即使在外界压力造成的孱弱姿态下,内心仍坚持理想和意志,实现自我实现和自我完成,从而成就“弱德之美”。
叶嘉莹(图源电影《掬水月在手》)
· 三·
以生命回应诗词
叶嘉莹本人就是“弱德之美”活生生的例子。她出生于名门,少年时期在家庭中受到古典诗文的熏陶。有顺利的开局,却不曾想后面的人生充满了苦难。
尽管如此,她从古典诗词中获得精神慰藉,在困苦中接受挑战,努力生活,同时不忘信念与理想,孜孜不倦地追求,正是“弱德之美”的写照。
叶嘉莹致力于传承诗词文化,希望将自己的体会传给后来的年轻人。她认为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珍贵宝藏,需要继起者不断开发和拓展。因此,她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教书,被誉为苦行僧和传道士。
她认为,如果不将好的东西传下去,就对不起古人和来者。正是她对古典诗词传承的信念,使她能够理解并找到“弱德之美”,也是她本身所具备的“弱德之美”让她坚持传承。
晚年,叶嘉莹捐出全部积蓄贡献于研究,孤身一人,淡然面对生活。
她曾说:
我如今已年逾古稀,有些朋友和我开玩笑,常说我是“好为人师”,而且“不知老之已至”。其实他们殊不知我却正是由于自知“老之已至”,才如此急于想把自己所得之于古诗词的一些宝贵的体会要传给后来的年轻人的。
叶嘉莹与研究生讨论选题
叶嘉莹一生的理想,就是将诗歌之美与品质发扬光大。阅读叶嘉莹的著作,感受诗词中的精神与学术力量,或许是我们纪念叶嘉莹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