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市值累计蒸发2400亿元,中公教育实控人增持仍未兑现

市值累计蒸发2400亿元,中公教育实控人增持仍未兑现
2024年11月19日 18:28 新浪网 作者 创业最前线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出品 | 创业最前线作者 | 段楠楠编辑 | 冯羽美编 | 邢静审核 | 颂文

  在资本市场持续回暖的情况下,作为国内考公龙头企业,中公教育股价连续上涨,目前较股价低点累计上涨超130%。

  虽然股价持续回暖,但2024年前三季度中公教育业绩仍不理想,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超30%。

  自2020年完成业绩对赌以来,中公教育业绩持续低迷。此外,在“高退费”协议班影响下,公司仍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未来中公教育又该如何化解这场危机?

  1、培训学员减少超254万人次,公司亏损持续收窄

  1999年,北京大学毕业的李永新创立了中公教育前身新兴伟业。创立初期,公司主要以奥数、高考演讲等项目为主,在该领域中公教育的布局并不算成功。

  此后,中公教育开始涉足公考培训领域,成为首批公考培训机构。2002年,公司创办了首个公考门户网站“中公网”并推出了自研公考辅导课程;2004年又与人民日报出版社达成战略合作,出版公考系列丛书,专业化程度大幅提升。

  2005年,中公教育创新地推出了公务员考试大型讲座,并向全国推广。此后中公教育又开始在全国铺设分校网点。

  由于公司持续不断的扩张,加之考公人数增加,中公教育经营规模也在持续扩大。随着业绩持续增长,中公教育将目光投向了资本市场。2018年,中公教育与亚夏汽车并购重组,并在2019年成功借壳上市。

  在并购重组过程中,中公教育签订了对赌协议,该协议规定2018至2020年,中公教育分别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3亿、13亿、16.5亿元。实际上,中公教育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3亿、17亿和18.67亿元,超额完成业绩对赌。

  值得注意的是,在完成业绩对赌后,中公教育便上演了“业绩变脸”,2021年公司亏损金额多达23.70亿元,2022年中公教育再度亏损11.01亿元。

  对于公司持续亏损,中公教育给出的解释是,受疫情影响,中公教育线下培训无法正常开展,导致公司出现亏损。

  此前,为了更好地吸引学员,从2010年开始,中公教育推出了“不过包赔”的模式。即学员报名后,先上课后收费,若未通过考试,则全额退费,不收取任何费用,退费的部分不计入当年的营业收入。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疫情之前,即2019年中公教育退费率在45%左右。2021年,由于线上教学导致学员考试通过率下降,公司退费率上升至68.46%。

  根据中公教育针对交易所问询函的回复得知,2021年中公教育收费金额高达204.35亿元,退费基数223.52亿元,退费人次高达162.1万人次,退费金额153.02亿元。

  在此影响下,中公教育收入大幅减少,营业成本大幅上升,导致2021年、2022年出现大幅亏损。

  此后,为了摆脱退费的影响,中公教育开始下架“高退费”协议班。因此,中公教育亏损开始缩小,2023年中公教育归母净利润亏损缩减至2.09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中公教育还盈利了1.68亿元。

  但随着“高退费”协议班被下架,公司学员数量也大幅下滑。2020年,中公教育培训人次超449万人次,2023年下滑至195万人次,减少254万人次。公司营业收入规模也从2020年112亿元下滑至2023年30.86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中公教育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同比再度下滑21.21%。归母净利润也下滑30.53%。

  受前期退费风波影响,中公教育市场形象受到较大打击,加之“高退费”协议班下架,短期内公司恐怕很难再回巅峰。

  2、学员退费难,公司资金缺口较大

  对于中公教育而言,持续的退费也让公司经营陷入困境之中。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中公教育退费金额分别为74.23亿元、100.09亿元、153.02亿元。

  持续的退费让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出现大额流出,2021年中公教育经营性现金流流出金额多达40.98亿元,2023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再度流出超8亿元。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在此影响下,中公教育货币资金快速减少,2020年中公教育在手货币资金高达59.50亿元,截至2024年9月30日,中公教育货币资金仅剩2.18亿元。

  即便如此,中公教育退费问题仍未能解决。黑猫投诉上,有关中公教育退费投诉累计高达5.88万条。

  2024年2月,中公教育湖南公司校办领导称有4000万退费缺口,该消息一度冲上微博热搜。7月,中公教育董事长李永新公开承认因自身决策与外部环境因素,如行业政策调整及疫情等,导致退费问题出现。

  李永新表示,希望学员给“给中公教育点时间,欠学生每一分钱,我们一定会还完”。不过学员们并不买账,此前便有多家媒体爆出部分学员退费两年都没有完成,甚至还被媒体爆出以“床单抵债”。

  为了还债,中公教育及其创始人想方设法筹集资金。2022年11月和12月,中公教育创始人李永新母亲即公司实控人鲁忠芳女士向中公教育子公司提供了两笔10亿元的无息、无担保借款,共计20亿元,使用期限自借款协议生效之日起一年。

  此外,中公教育还多次向金融机构借款。2023年9月,中公教育向湖南财信信托签订了《信托贷款合同》,向其借款不超过18亿元,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尽快解决存量退费问题。据悉,该笔借款利息高达9.5%,同期央行公布的LPR利息为3.45%。

  虽然该笔资金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公教育退费的问题,但中公教育还有多少“高退费”协议班费用要退外界不得而知。对此,「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向中公教育发邮件咨询,截至发稿日并未获得回复。

  即便获得实控人及湖南财信信托的借款,中公教育资金也不宽裕。截至2024年9月30日,中公教育在手货币资金仅剩2.18亿元,同期公司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便高达4.78亿元。此外,公司还有超13亿元短期借款及长期借款。据此来看,中公教育短期资金缺口较大。

  3、实控人累计减持套现超百亿元,承诺增持近四个月仍未行动

  在业绩下滑、退费风波等不利因素影响下,中公教育在资本市场表现也较为萎靡。

  2024年7月份,中公教育股价一度跌至1.34元/股,距离股价最高点43.58元/股下跌超95%以上。此后,随着资本市场整体回暖,中公教育股价才有所复苏。

  截至2024年11月19日,中公教育股价报收3.17元/股,股价较巅峰期蒸发超92%,市值跌去了2400亿元。

  然而在公司股价持续下跌的过程中,实控人鲁忠芳、李永新母子累计套现金额却超过100亿元。

  借壳上市初期鲁忠芳、李永新母子及其一致行动人北京中公未来信息咨询中心(有限合伙)持有中公教育37.62亿股,占公司总股权比例在61.01%。

  2022年11月份,鲁忠芳、李永新母子开始减持中公教育股份。Wind数据显示,仅2022年11月,鲁忠芳在二级市场减持金额便超过5亿元。此后,其又在二级市场多次减持中公教育股份。

  除在二级市场减持外,鲁忠芳、李永新母子还曾多次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减持公司股份,累计套现资金多达79.06亿元。

  截至2024年9月30日,鲁忠芳、李永新母子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中公教育股份总数下降至11.09亿股,较重组上市初期的37.62亿股累计减持超26.53亿股,累计套现资金超百亿元。

  除减持外,李永新及其一致行动人还通过股权质押套现,截至2024年11月12日,其累计质押股份多达6.85亿股,占其所持股权比例超61%。

  除此之外,中公教育总经理王振东也通过协议转让、大宗交易等方式累计减持中公教育5亿股,累计套现资金超20亿元。

  在各大股东不断减持影响下,加之中公教育业绩持续下滑,公司股价最低跌至1.34元/股,一度面临面值退市的风险。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在此背景下,2024年7月17日,公司实际控制人李永新计划在未来6个月之内增持公司股份2亿-4亿元。在该消息刺激下,中公教育股价回暖。截至目前,中公教育股价较最低点涨超130%。

  截至11月19日,较实控人李永新发布增持计划已经过去四个月的时间,中公教育仍未发布李永新首次增持的消息。

  按照此前众多上市企业的表现来看,绝大多数上市企业在实控人首次增持均会公告。目前,中公教育未披露李永新增持进程,意味着其很有可能仍未增持。对此,「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通过邮件方式向中公教育咨询实控人增持进程,截至发稿日未获得回复。

  在未来两个月内,李永新必须完成增持计划,否则很有可能收到监管层的问询甚至处罚。

  对于中公教育而言,前期为了扩大经营规模,推出了“高退费”协议班。在该经营策略推动下,公司市值一度突破2500亿元。随着考公通过率下降,该策略让公司陷入险境,直到现在仍受困于退款风波。

  目前,国家对于职业教育支持力度正在加大,中公教育能否把握住这轮政策红利,让自身重回增长,「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将持续保持关注。

  *注:文中题图来自:界面新闻图库。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北京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